马陵山旅游攻略景点介绍第三篇-马陵山风景区社区-马陵山风景区-马陵山网

马陵山旅游攻略景点介绍第三篇

 

峰山公园

1958年3月,中共新沂县委领导人带领全县各乡、社共青团干部300余人,在当年苏北战役陈毅指挥所附近开辟公园,植树2万多棵。团县委写信向陈毅副总理报喜,并请他题词,陈毅欣然为之题写“峰山公园”、“宿东青年跃进林”。1987年5月8日,原任宿北战役司令都参谋长陈±榘偕夫人重游故地马陵山,挥毫题诗一首:“一别四十载,满目天地新。挥戈鱼得水,新沂人更新。

图片[1]-马陵山旅游攻略景点介绍第三篇-马陵山风景区社区-马陵山风景区-马陵山网

 

司吾清晓

在马陵山风景区峰山公园南二公里处,属地貌景观,因清晨的曙辉早早光临此处而得名。系明清时期宿迁八景之一。明代诗人徐维超、何九州分别作有《司吾清晓》记入史料。现有司吾清晓楼,供游人小憩。

 

吴牛喘月

奶奶山西北角,由于千百年来洪水的冲刷,有块巨石突兀,形似卧牛,昂首仰望南天,双角拱曲脑后,形象逼真,马陵山属吴地,故称为“吴牛喘月”。

  “吴牛喘月”典自《世说新语》。是说水牛生于江淮一带,所以叫吴牛。南方署热,而此牛拍热,见月亮疑是太阳,所以见月亮也就喘了起来,当地人称之为“吴牛喘月”或“卧牛石”。当地有个习俗,凡孩子生肖为四蹄的动物,比如属牛,属羊、属狗、履猪的,都要在此燃放鞭炮以避邪,到今这种习俗还在延续。

图片[2]-马陵山旅游攻略景点介绍第三篇-马陵山风景区社区-马陵山风景区-马陵山网

 

紫藤文化长廊

紫藤文化长廊位于三仙湖东北岸,建于2007年10月。长133米,宽3.8米,高4米,长廊中有76根柱子,柱子上有从古至今的76位名人题写的诗词。紫藤文化长廊6个大字,由原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、中央电视台书画院院长赵立凡写。

图片[3]-马陵山旅游攻略景点介绍第三篇-马陵山风景区社区-马陵山风景区-马陵山网

ps:这个紫藤捡一颗种子拿回家种,也会孕育很多小紫藤树,长大了就是一个凉棚。很哇塞!

藏兵洞

藏兵洞位于马陵山的主峰五华顶北侧,藏兵洞全长1000米,共有一个主洞、二个侧洞;主洞全长500米,二个侧洞全长200米,八个次洞全长300米,主洞宽4米,高5米,侧洞宽5米,高3米,洞有指挥室、机要处、水井等设施。此洞冬暖夏凉弯弯曲曲,一直通到野菊沟。1967年开始由某部工程兵开凿,历时4年完成,作为军事防空洞。两洞上方的“藏兵洞”三个字由南京军区原司令员向守志上将于2007年亲笔题写。

图片[4]-马陵山旅游攻略景点介绍第三篇-马陵山风景区社区-马陵山风景区-马陵山网

 

马陵古道

马陵古道又叫马陵道,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马陵之战古战场,孙膑于齐威王四年击魏救赵,被任为军师,他采用避实就虚的战术,败庞涓于此。齐威王十六年,他又用“退兵减灶”诱敌深入之法,败魏军于马陵道,两次战役使齐威大振。“诸侯东面朝齐。”孙膑所著《孙膑兵法》,于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暮中又重新发现,他对《孙子(孙武)兵法》有新的发展。

  1992年,孙膑兵法暨马陵之战学术研讨会在郯城召开,来自国内外的专家、学者揭开马陵战役的千古之迷,史学界考证认定:齐魏马陵之战的战址在今新沂至山东郯城东部的马陵山的群山之中。中国历史学家、《中国通史》的作者周谷城和中国军事科学院院长郭化若题写的“马陵古道”和“古马陵道”分别镌刻在马陵古道的碑石之上。
后汉五年,韩信反楚王刘交在此?战,唐末,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率领农民起义军转战于此,至今留下“黄巢”这一地名。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和夫人梁红玉以及抗金名将魏胜、张荣等均在马陵山上拒守,勇截南侵的金兵,黄巢关、金斗关为古代的关隘之地,马陵山临沭河、接平原,地势险要,自古以来为南北交通之孔道,特殊的地理位置,使齐、鲁、吴、越、楚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,形成独具特色、内涵丰富的钟吾文化。

图片[5]-马陵山旅游攻略景点介绍第三篇-马陵山风景区社区-马陵山风景区-马陵山网

 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没有回复内容